庐山植物园与景德镇合作开展尖叶栎野外种群就地保护与监测项目



4月8日,“景德镇市尖叶栎野外种群就地保护与监测”项目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寿安镇正式启动。尖叶栎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结实率低,种子富含淀粉,易遭鼠类、鸟兽啃食,且其材质极硬重色红,人们甚为喜爱,天然林中大树,易遭盗采,加之生长缓慢,导致自然更新困难。
2023年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科研人员在进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项目时,发现在景德镇浮梁县境内东明村村后石灰岩地貌上有一小片尖叶栎野生种群,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本底资料。目前,该尖叶栎种群的生境受威胁强度大,自然更新能力低,开展抢救性保护研究工作迫在眉睫。2025年初,景德镇市林业资源保护中心开始启动实施尖叶栎野外种群保护项目,并委托庐山植物园制定了保护管理方案、监测巡护方案,为尖叶栎野生种群的调查监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尖叶栎野外种群就地保护与监测项目启动会由景德镇市林业资源保护中心书记吴涛主持,景德镇市林业资源保护中心副主任袁虹、浮梁县林业局和寿安镇相关负责人、庐山植物园引种保育中心主任唐忠炳等参加了活动。吴涛指出,开展尖叶栎种群野生植物调查监测,是景德镇林业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保护景德镇林木种质资源,维护和传承景德镇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实践,更是建设新时代景德镇生态文明的绝佳范例。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景德镇林业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必将使景德镇地区的尖叶栎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繁育。今后,要立足景德镇林业资源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深化与庐山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扎实开展调查监测工作,建立健全调查监测档案;要利用有利条件开展尖叶栎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加强其种群的扩繁,并将其推广到城区美化和乡村绿化之中;要以此为契机,着力加强景德镇辖区其他珍稀、珍贵树种的培育、保护和研究。
随后,庐山植物园引种保育中心主任唐忠炳讲解了尖叶栎野生种群就地保护管理、监测方案,介绍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监测任务和计划。会后,与会技术人员到尖叶栎监测现场进行了第一季度动态监测和研讨交流,获取了尖叶栎植株信息和生长环境信息,并开展了物候期观察、完善了保护策略,建立了一个20米×20米的固定监测样地,为全年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庐山植物园科研人员将通过开展重点区域样线法调查,进一步掌握其它区域尖叶栎的分布情况,通过定期观测,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物候期变化及影响因素等,为尖叶栎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江西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我园客座研究员孔凡江教授与黄铭坤团队在JIPB和PB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