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中药植物资源的迁地保育、驯化育种相关研究;建设大宗中药或道地药材品种的种质资源圃和分类专类园等工作。
中心包含的学科组
药用与功能植物研究组
药用与功能植物研究组聚焦抗炎药用植物,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手段开展系列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药用植物资源收集与利用,对抗炎相关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收集、评价和筛选。建立大型抗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2、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结合传统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培育逆境适应性更好,适宜种植面积更广,药用性能更佳的药用植物新品种,并建立栽培和管理配套标准。3、抗炎有效药用成分发掘与开发,利用抗炎药用植物资源圃,进行抗炎有效药用成分的发掘与开发。4、模式药用植物的创建与利用,利用模式药用植物的完备参考基因组信息和遗传转化、基因编辑系统,开展许多传统药用植物无法完成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详细>>
组长:刘毅
详细>>植物次生代谢研究组
研究方向: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调控机理研究:收集芳香和药用植物资源,基于组学的数据挖掘,克隆植物次生代谢物如青蒿素、广藿香醇、榄香烯等的合成和调控基因,解析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途径以及环境和生长等因素对其合成的调控机理,为“高附加值”植物的分子育种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2.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在阐明代谢物的合成途径的基础上,构建其合成的微生物和植物细胞工厂。微生物工厂具有易操作、易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植物工厂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等优势。珍稀天然产物合成工厂的搭建,将为香料和医药产业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解决珍贵原料的市场供需难题。 详细>>
组长:于宗霞
详细>>传统中药研究组
面向林下中药材生态培育的国家需求,致力于亚热带大宗药材基源植物野生种质保护、资源鉴定、驯化育种、次生代谢与功能基因等研究,不与粮争地,契合国家关于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要求,在庐山及周边地区利用山林湿地和设施农业基础,开展适宜大宗中药材新种质创制,实现中药材种业迭代创新,为中医药源头产业链提供种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引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