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园况介绍 科学研究 园林园艺 环境教育 党建文化 纪检监察 信息公开 简报年报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水毛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及休眠解除方法

论文作者

袁 涵1,2  钟爱文1,2*  刘送平 彭焱松 徐 磊1

刊物

植物生态学报

标识符

10.17521/cjpe.2022.0523

摘要

水毛花(Schoenoplectiella triangulat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湿地植被恢复中的挺水植物, 探究不同地区水毛花种群种子的萌发特性与休眠特性对其种质收集和科学利用至关重要。该研究测定了水毛花种子形态特性、萌发特性的种群间差异, 并对其休眠机制进行探索, 结果显示: (1)水毛花的种子存在生理休眠, 其形态、千粒质量和吸水特性在种群间存在显著的差异。(2)光照和变温条件有助于水毛花种子的萌发。(3)低温沙藏、低温水藏和常温沙藏有助于水毛花种子休眠的解除; 氟啶酮和赤霉素处理均有助于打破水毛花种子的休眠, 但在不同地区水毛花种群间存在差异。(4)不同地区水毛花种群间种子形态特性、萌发特性以及休眠特性的差异与采集地的环境因子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水毛花种子应用于湿地生态修复时应考虑种源的问题,在播种前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可以提高萌发率和生态修复成效。


水毛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及休眠解除方法.pdf